全国青少年语言表演艺术测评中心首期全国金牌教师培训班开班,好口才成就好未来,语言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中国艺术教育网小编分享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资深导演邬纯芳:语言有八大功力。
邬纯芳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资深导演
CCTV首届十大高级编辑
多届央视六一晚会总导演
授课主题《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案例解析》
邬导首先为大家讲述了她的教师经历,生动有趣的语言引起在座老师们的情感共鸣。她认为一个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就是在与孩子们“斗智斗勇”。而老师们的专业技能和过硬本领是必须的。
当今社会,综合型人才成为时代主流,青少年课外课程种类繁多,好的兴趣班应该是孩子爱上、能坚持,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社交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等能力。既要有趣味,同时还能让孩子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怎样吸引孩子选择播音主持(朗诵表演)兴趣班?通过参加兴趣班,能培养他们哪些方面的能力?我们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培养目标?
教材标准化
邬导认为一套好的教材是吸引孩子注意力、实现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好的教材应该以学生为本,有较强的用户黏性,具备“专业、有趣、亲切、启迪”等特点,青少年语言表演艺术系列教材就具备这些特点。
一套好的教材还有以下特点:
高起点——选择与平台
教材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教师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高标准——要求与目标
我们不是要培养“小大人”、“播音腔”,而是要在培养孩子语言基本功的同时,重点培养其语言功力。语言功力是语言的功底和能力,包括观察力、理解力、感受力、思辨力、表现力、回馈力、调检力、鉴赏力这八大功力。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让语言艺术感化他们的心智。
高质量——实施与推进
教材中给出的材料丰富多样,而能否落实培养目标,落实到何种程度,师资培训至为重要。作为金牌讲师,是连接教材与孩子的桥梁,必须加强教材内容的内化,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将教材用好,将课程讲好。
教法多元化
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单一的教学方式也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适当采取多元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1)形象教学法
以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
(2)讨论教学法
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或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既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也锻炼了表达交流能力。
(3)分组练习法
通过分组练习,引入竞争来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4)情境教学法
在讲授和基本训练中,以情景设计为主要教学形式,在情景中,学生更易掌握基本技能,能在实际应用中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便于实践中的综合运用。
(5)模拟教学法
让孩子在培训机构自建的电视台、一电台进行模拟播音、主持,让学生在真实的节目环境中培养播音主持能力。
(6)表演观摩法
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类语言类比赛,通过观摩、直接参与,进一步掌握表达、交流的技巧。
(7)鼓励教学法
正面鼓励孩子,去除孩子学习时的畏难情绪。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小奖品加以奖励。
培训节目化
未来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通过把教学课程设置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节目让孩子在游戏中完成学习。
培养孩子做节目的能力
让学生在真实的节目环境中培养播音主持能力。让孩子在做中学,通过策划、现场排练、播音主持、节目录制、教师点评、课后改进等环节,真正完成一期节目的策划、编排和录制工作,从而强化学生的采编播综合能力。
以活动带动培训
带着孩子多参加各种和朗读相关的群体活动。如今,全国各地绘本馆、图书馆、社区故事点都会定期举办各种相关的活动,阅读会、故事大赛、朗读故事、绘本表演……带着孩子去参加吧!
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邬导与在场的老师们就教材问题、作品创作、节目呈现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和探讨。邬导认为好的作品来源于你最熟悉的创作因素,聪明的导演编的节目不超过三分钟。将会在这三分钟之内呈现最鲜活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魅力校园第十八届全国校园春节大联欢的舞台上将开设语言专场,这是能够让语言类机构的孩子们展示才艺的最佳平台。